珙桐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距今已經有1000萬年的歷史了,是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因此,珙桐的價格極高,造型好一點的珙桐價格能夠達到五十萬左右。下面,成都樸樹園林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珙桐的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珙桐?
珙桐為落葉喬木??缮L到15~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光葉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幸存下來,洛陽綠誠農業已規?;庇胺N植成功。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譽為“中國的鴿子樹”,又稱“鴿子花樹”、“水梨子”,野生種只生長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邊地區。
珙桐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珙桐是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父作為西方人首次發現并命拉丁種名,大衛神父也是為麋鹿命拉丁種名的人。
二、珙桐的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15-20米,稀達25米;胸高直徑約1米;樹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而脫落。幼枝圓柱形,當年生枝紫綠色,無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冬芽錐形,具4-5對卵形鱗片,常成覆瓦狀排列。葉紙質,互生,無托葉,常密集于幼枝頂端,闊卵形或近圓形,常長9-15厘米,寬7-12厘米,頂端急尖或短急尖,具微彎曲的尖頭,基部心臟形或深心臟形,邊緣有三角形而尖端銳尖的粗鋸齒,上面亮綠色,初被很稀疏的長柔毛,漸老時無毛,下面密被淡黃色或淡白色絲狀粗毛,中脈和8-9對側脈均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葉柄圓柱形,長4-5厘米,稀達7厘米,幼時被稀疏的短柔毛。兩性花與雄花同株,由多數的雄花與1個雌花或兩性花成近球形的頭狀花序,直徑約2厘米,著生于幼枝的頂端,兩性花位于花序的頂端,雄花環繞于其周圍,基部具紙質、矩圓狀卵形或矩圓狀倒卵形花瓣狀的苞片2-3枚,長7-15厘米,稀達20厘米,寬3-5厘米,稀達10厘米,初淡綠色,繼變為乳白色,后變為棕黃色而脫落。雄花無花萼及花瓣,有雄蕊1-7,長6-8毫米,花絲纖細,無毛,花藥橢圓形,紫色;雌花或兩性花具下位子房,6-10室,與花托合生,子房的頂端具退化的花被及短小的雄蕊,花柱粗壯,分成6-10枝,柱頭向外平展,每室有1枚胚珠,常下垂。果實為長卵圓形核果,長3-4厘米,直徑15-20毫米,紫綠色具黃色斑點,外果皮很薄,中果皮肉質,內果皮骨質具溝紋,種子3-5枚;果梗粗壯,圓柱形?;ㄆ?月,果期10月。
三、珙桐的生長習性
珙桐喜歡生長在海拔1500-2200米的潤濕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多生于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于喜光。
珙桐分布區的氣候為涼爽濕潤型,濕潮多雨,夏涼冬季較溫和,年平均氣溫8.9~15℃,1月平均氣溫0.43~3.60℃,7月平均氣溫18.4~22.5℃,年降水量600~2600.9mm,大于10℃活動積溫2897.0~5153.3℃。珙桐分布區的土壤多為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pH在4.5~6.0,土層較厚,多為含有大量礫石碎片的坡積物,基巖為沙巖、板巖和頁巖。珙桐多分布在深切割的山間溪溝兩側,山坡溝谷地段,山勢非常陡峻,坡度約在30°以上。
四、珙桐的分布范圍
在中國,珙桐分布廣泛。“珙桐之鄉”的珙縣王家鎮分布著全國數量眾多的珙桐。其它分布于陜西東南部鎮坪、嵐皋,湖北西部至西南部神農架、興山、巴東、長陽、利川、恩施、鶴峰、五峰,湖南西北部桑植、大庸、慈利、石門、永順,貴州東北部至西北部松桃、梵凈山、道真、綏陽、畢節、納雍,四川東部巫山,北部平武、青川,西部至南部汶川、灌縣、彭縣、寶興、天全、峨眉、馬邊、峨邊、美姑、雷波、筠連,重慶南部南川,云南東北部巧家、綏江、永善、大關、彝良、威信、鎮雄、昭通,廣東省懷集縣詩洞鎮六龍的深山野嶺里等地。?;焐诤0?250~2200米的闊葉林中,偶有小片純林。在四川省滎經縣,也發現了數量巨大的珙桐林,達10萬畝之多。 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
五、珙桐的物種研究
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后,珙桐先后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珙桐是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作為西方人首次發現并命拉丁種名,大衛神甫也是為麋鹿命拉丁種名的人。1904年珙桐被引入歐洲和北美洲,成為有名的觀賞樹。在國內珙桐也逐漸被引種到做為觀賞植物。北京植物園栽培的珙桐,能正常開花。這是目前所知中國大陸地區陸地栽培的最北位置。
2008年4月,四川省滎經縣龍蒼溝鄉會同該縣宣傳部、雅安電視臺、滎經電視臺在對龍蒼溝鄉旅游資源進行考察時意外發現了近10萬畝珙桐群落,該消息先后被多家媒體報道。后經國內從事珙桐研究的權威專家,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院院長包滿珠,湖北民族學院生科院羅世家教授在專程到現場實地考察后稱,密集程度如此之高、面積如此之大的成片野生珙桐樹,在國內尚屬罕見。
六、珙桐的物種保護
1、保護級別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壞及挖掘野生苗栽植,數量較少,分布范圍也日益縮小,若不采取保護措施,有被其它闊葉樹種更替的危險。珙桐是距今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種。
2、保護措施
有的分布區雖已建自然保護區,但無嚴格保護措施,在其它分布區也應設置保護點,應制定具體的保護管理措施,積極開展引種栽培和繁殖試驗,進行人工造林,擴大其分布區。
七、珙桐的栽培技術
詳見《珙桐的種子采集、播種繁殖以及栽植方法介紹》
八、珙桐的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義。
2、經濟價值
材質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九、珙桐的植物文化
民間傳說
珙桐,春末夏初開花,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一樹之花,次第開放,異彩紛呈,人們稱贊它為“一樹奇花”。關于它,有這樣一段佳話。
在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位君主,只有一位獨生女兒,名叫“白鴿公主”,愛如掌上明珠。這位公主品味出奇,不愛金銀珠玉,也不嫁王侯公卿,卻十分愛好騎射,追求一種男子漢的氣概。
一天,公主在森林中打獵,被一條狠毒的蟒蛇死死纏住。正在危急關頭,一位名叫珙桐的青年獵手,用刀斬斷蟒蛇,奪回公主的性命。公主十分敬慕青年獵手的機智和勇敢。二人一見鐘情,山盟海誓,公主取下頭上的玉釵,從中間割斷,彼此各執一半,作為信物。
公主回宮后,將來龍去脈告之父王,并懇請父王將自己許配給珙桐。不料此事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他連夜派遣侍衛將珙桐射死在深山老林。白鴿公主知道后,哭得死去活來。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卸去豪華的宮妝,穿上潔白的衣裙,踉踉蹌蹌的逃出了高墻緊閉的后宮,來到珙桐遇難的地方,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得淚珠成血,染紅了潔白的素裝。忽然,雷聲大作,暴雨傾盆,一棵小樹破土而出,恰象豎立著的半截玉釵,轉瞬間,長成了參天大樹。公主情不自禁地伸開雙臂撲向大樹。霎時間,大雨停了,雷聲息了,哭聲也聽不見了,只見數不盡的潔白的花朵掛滿了大樹的枝頭,花朵的形狀宛如活潑可愛的小白鴿,清香美麗,讓人不能不想起白鴿公主與青年珙桐凄美的愛情故事。后來,人們就把這種樹稱作珙桐,以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情人。
關于鴿子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漢代王昭君,為了胡漢和好,毅然出塞與呼韓邪單于結為夫婦。她在異地日夜懷念故鄉,就讓白鴿為她傳書送信。白鴿穿云破霧飛向王昭君的故鄉——湖北秭歸。送信的鴿子因為過于疲勞,力竭而死,化作潔白的花朵,成了鴿子樹。
軼事
1954年,周恩來總理赴瑞士的日內瓦參加國際會議,游覽蘇黎世時,聽導游員津津有味地談起珙桐樹的來歷,不禁大吃一驚。問身邊的沒有一個知道?;貒罅⒓粗甘居嘘P人員進行專門研究、栽植。
植物禮品贈送臺灣
17棵珙桐樹苗2008年12月23日與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一起,搭乘臺灣長榮航空公司的專機飛往臺灣。珙桐樹代表四川同胞重建家園的信心,是兩岸人民相互扶持的見證。
贈臺珙桐樹來自汶川大地震極重災區北川縣的禹里鄉禹穴溝珙桐苗圃。北川縣林業局副局長任繼紅表示:“雖然臺灣和北川的氣候有些不同,但在專家的照顧下,相信珙桐能在臺灣順利成長,開花結果。”